top of page

台積電股價大跌35%!美國設廠是燒錢自殺?還是長期霸主佈局?

  • 作家相片: Vivi
    Vivi
  • 4月5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已更新:4月11日

2025/04/05 (六)


自今年1月22日創下高點以來,截至4月4日,台積電(TSMC)股價已重挫超過35%。


市場上充滿了質疑聲浪:

- 美國設廠計畫是否「燒又沒效率」?

- 4月2日川普宣布的「LIBERATION DAY」超高關稅政策,是否引爆全球金融市場跳水?

- 短期技術面,EMA移動平均線更在一個月內出現三次死亡交叉。

面對這樣的市場氛圍,這到底是「危機」?還是「入場的大好時機」?

真正的專家怎麼看?

前幾天,我在LINE上收到一份由某金控研究部主管傳來的PDF資料。他特別推薦:「這位作者是台積電前財務長曾宗琳,有空一定要看看。」

為什麼這麼值得重視?因為分析師的工作是「推估」EPS(每股盈餘),而CFO則是「真正知道」EPS的人。這份資料乾貨滿滿,我在忙於籌備新教室之餘,看完後深感值得與大家分享。

接下來,我將重點摘要給大家,帶你用真正專業的角度看清楚這次台積電大跌的背後意義。

 

一、這次下跌,是買點嗎?

作者開宗明義就說:「此時不買,更待何時?所有政治、地緣風險造成的下跌,回頭看都是好買點!」

簡單回顧一下分析邏輯:

  • 股價 = EPS × P/E(本益比) 

EPS預測

  • 2024年:45.25元​

  • 2025年法人共識:約60元

  • 2026年預估:約72元

  • 2027年預估:約80~85元 

P/E觀察

台積電歷史動態本益比範圍:10~27倍,正常落在14~23倍。作者提醒:「要貪心,但別太貪心!」不要只等極端便宜的時機,也不要過度槓桿化。

 

二、美國設廠成本,真的大幅超標嗎?

很多媒體聲稱,美國設廠成本比台灣高出50%~2~3倍,作者直接駁斥這個說法:「錯誤!」

實際成本結構:

  • 廠房成本:雖然成本可能翻倍,但僅佔總成本5%

  • 人力成本:成本可能高三倍,但僅佔總成本3%

  • 最主要的成本是機器設備,佔比60~70%,全球價格差異不大 

結論:美國生產成本僅比台灣高出5~7%,隨著技術爬升、規模擴大,還有機會再下降。

三、驗證:台積電的財務結構

2023年台積電財報數據:

  • 營收:2.162兆新台幣

  • 淨利:8378億新台幣

  • 總成本/費用/其他:約1.324兆新台幣 

結構拆解:

  • 折舊費用佔40%

  • 非折舊的營業成本佔40%

  • 研發費用佔14%

  • 稅費及其他6% 

打開資產負債表中的「物業、廠房與設備」(PP&E):

  • 80.4%花在機器設備

  • 建築物佔12%

  • 在建工程佔6% 

這些數據清楚說明:台積電是典型的重資產企業,最關鍵的是資本支出與設備管理,而非單純的人事或建築成本。

四、美國設廠,能維持效率嗎?

台積電引以為傲的核心競爭力就是「超高效率」:

  • 目前毛利率高達56%(遠超一般代工廠的20~30%) 

當然,美國設廠短期內一定會面臨效率挑戰,但這是可以透過管理與經驗累積克服的。作者也提到,美國公司中如美光(Micron)也能成功經營數十年,不該小看美國的潛力。

 

五、台積電會變成「美積電」嗎?

答案是:絕對不會

  • 先進製程與研發主力仍留在台灣

  • 2025年後的資本支出,台灣佔比仍超過70%

  • 美國設廠速度有限,2035年前難以完成全部規劃

  • 現有的美國投資,未來只佔台積電總資產的約2成 

魏哲嘉多次強調,台灣仍是台積電最重要的研發與生產基地,未來也不會改變。

​​

​​

六、為何一定要在美國設廠?

  • 客戶(如 Apple、NVIDIA、AMD)要求分散地緣風險,供應鏈在地化

  • 美國政府以補貼與政策施壓推動在地製造

  • 全球供應鏈「去全球化」、走向「分區供應鏈」,成為不可逆趨勢 

台積電要持續當全球霸主,就必須參與這場地緣政治的遊戲。

​​

​​

七、長線關鍵:人才戰爭

隨著台積電資產規模未來可能達到1兆美元,對人才的需求也會大幅提升。

  • 台灣人口有限,單靠台灣無法支撐未來的龐大規模

  • 全球化布局,有助於招募全世界的優秀人才

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也明言:「未來最大的挑戰是人才,而不是技術。」

總結:危機還是機會?

整理一下核心邏輯:

  • EPS成長性極強:三年有望(接近)翻倍

  • 財務結構穩健、護城河極深

  • 真正的不確定性來自總體經濟和市場情緒 

目前台積電的Forward P/E約在16.4倍,略高於歷史均值(16.1倍)。如果估值修正到-1個標準差(約12倍P/E),股價可能再跌約27%,若極端修正到10倍P/E,則股價可能再跌40%,成為「十年難得一遇」的大機會。

​​

熊市受傷很正常,但持有真正優質的正股,不加槓桿不爆倉,留得青山在,台積電一定會再創新高。

如果你喜歡這種深入、專業又有系統的公司基本面分析,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,按讚並開啟小鈴鐺!

​​

想要更進一步系統性學習從零開始看財報、做基本面研究、算出自己喜歡的股票的目標價?歡迎參考我們【理財人妻金融學院】的【股票投資思維】課程

 

從底層邏輯到產業研究、財報分析、估值方法,帶你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投資眼光。

👉 加入LINE官方帳號,索取5、6月份課程早鳥優惠!

我們下篇文章見囉!

 
 
 

Comments


© 2025 理財人妻金融學院 版權所有
理財人妻教育有限公司 90213530
hello@wifevivi.com
官方Line@871fhmwo 
bottom of page